第109章 第 109 章(1 / 3)

高嫁 春溪笛晓 4404 字 2021-08-04

每回他画出新画作来周围人都是一阵吹捧, 他便也觉得自己画得好极了。

事实上他这会儿也没觉得自己画得不好,只是照着姜若皎指的方向一琢磨,感觉还可以画得更好罢了!

寇世子察觉错怪姜若皎了, 本想再去姜家食肆一趟, 汪鸿才他们却寻了过来, 说要约他出城玩去。

马上要过年了, 出去玩的机会去一次少一次,不如趁着不用跟着家中长辈到处拜年先去玩个痛快。

寇世子一听就来了兴致,把画扔到一边, 开开心心地与狐朋狗友外出玩耍。

傍晚的时候,姜家食肆的食客们聊起城中的新鲜事,说有人在城外卖身葬父, 寇世子大方地掏了钱,顺理成章领了个美人儿回家。

那说话的食客还吹嘘说什么自己远远看见了, 那孤女瞧着长得俊极了, 寇世子真是艳福不浅。

店里的伙计听了这些闲话,又鹦鹉学舌般讲给了姜若皎听。

姜若皎边擀面边耐心地听伙计活灵活现地把食客的话都复述一遍, 并不觉得这些事与自己有什么关系。

想到早上气呼呼离开的纨绔世子, 她不免暗自摇头。

这人有什么想法全写在脸上,又容易听信别人的话, 要是碰上个别有居心的, 指不定得把他带进沟里去。

这不, 现在还没成亲就又是流连秦楼楚馆又是带外头的美人回家, 真正爱惜家中女儿的人家谁会考虑把女儿嫁给他?

虽说他乃是平西王独子,哪怕名声烂到底也不愁娶不着媳妇, 可平西王总会老的, 以后光靠他这个荒唐世子如何支撑得起整个西南?

姜若皎微微蹙眉, 心里有许多思量。

本来权贵之间的事与她们这些寻常百姓没有太大关系,不管换了谁来主持西南大局,她们的日子都是一样地过。

可外面时局太乱,要是平西王当真倒了,她们的日子只会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糟糕,毕竟她们这边不仅要担心日后的吏治问题,还需要担心会不会再起战乱。

覆巢之下无完卵!

这些东西姜若皎若是没随柳先生她们读过书,是决计不会去考虑的。

她侥幸读过些书、学过些道理、了解过如今的时势,心中不免就多了几分忧虑。

不过她到底只是个守着家中食肆谋生的小老百姓,再忧虑又能改变什么?

姜若皎没再多想,打发走说得起劲的伙计,招呼清平过来学做新菜。

她不是藏私的人,既然有意把食肆做大些,教起清平来自然上心得很。

寇世子抱着一堆旧画过来的时候,看到的就是姜若皎侧头指点清平的一幕。

清平的头发长出了一小茬,瞧着很是古怪,不过他身量高大,五官又周正,即便头发短了些也不影响他的俊朗。

两个人一个教、一个学,距离难免挨得挺近,瞧着就有些旁人难以插/入的亲昵。

寇世子不知怎地就感觉不太舒坦,黑着脸跑去占了姜若皎另一边的位置,不大高兴地追问:“你们这是在做什么?”

姜若皎没想到寇世子这么快又来了。

现在食客还不多,姜若皎让清平自己先练练手,一会来客人了再换她上。

清平点头。

姜若皎这才看向寇世子,奇道:“世子怎么又来了?”

寇世子见姜若皎和那和尚说完话才搭理自己,语气里还带着几分嫌弃,心里莫名酸溜溜的。

他冷哼着说道:“你早上说我画得不好,我给你瞧瞧我画得最好的几幅画!你要是还能说出哪儿不好来我就服气了,要不然你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。”

姜若皎瞧见寇世子抱着的画,便把他领到干净的桌案旁让他把画摊开。

平心而论,寇世子画美人确实有一手,他画的美人气韵极佳,往往只随手勾画几笔就让美人的喜怒嗔痴跃然纸上。

而且这些画完全看不出丝毫亵渎之意,只看得出他下笔时对画中美人的欣赏与赞叹。

若是当真能以画观人的话,外头的传言却是有失偏颇了,寇世子喜画美人图这个爱好倒没别人说的那么不堪。

好看的美人谁不喜欢。

姜若皎见寇世子信心满满的模样,不由暗自发笑。

若是这位纨绔世子多读些书,便该知晓再好的诗作画作都能挑出刺来,端看用什么角度去挑罢了。

你立意好的,可以说你文辞差了点意思;你文辞好的,可以说你少了些灵气;你灵气足的,又可以说你不遵格律;辞藻华美的,说你空洞堆砌无病呻吟;辞藻质朴的,又说你毫无文采俗气透顶……

诗文是这样,画作也是这样。

只要别人存心想找茬,任你是顾恺之亲传、吴道子再世,你那画里也能找出许多问题来。

如果是她的话,就不会巴巴地将自己的画作拿出去任人挑剔。

姜若皎把寇世子摊开的画挨个看了一遍,又泰然自若地拿画圣的标准给寇世